網頁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台北德祺書坊~西藏文化一日體驗(學員心得分享)


 來自馬來西亞的陳同學




《遷徒》/德祺書坊,台北/2013.10.13



《Migration》>>>DeQi Bookshop, Taipei>>>13, October, 2013

參加這個活動,主要是去支持一個曾經支持我們擔任微電影角色的媽媽,

但是在這裡,我卻聽到了很多配偶是藏人的故事,

看到了他們堅強及為家庭、族人奮鬥的故事。


"我們聽說台灣是個自由的地方...但是我們的自由在哪裡?
孩子需要父親,妻子需要丈夫,我們需要應有的權利。"——龍珠慈仁,歌手。

一般上外籍配偶15天內可獲得居留權,但是一群西藏人,他們不停地爭取,
最新的資訊顯示至少也要三年的審查期,甚至因為政治關係,可能被當成間諜、罪犯。

這期間每半年,妻子要到印度等地陪伴自己的丈夫;或者丈夫來到台灣陪伴妻子,
由於沒有居留權,每半年,他們就要遷徒一次。


一個妻子去到落後的國家的不適應,以及一個丈夫來到台灣


即使有能力卻因為不能工作,無法養活家庭,是一個男人最難過的地方。

今天,一群因為“遷徒”而相遇的西藏家庭,在這個平台上,他們可以互相支持,



就如一個嫁給藏人的台灣姐姐所說:

“一個家庭如果倒了,我們就去把他們扶起來,大家一起互相支持。”

        
這個活動,充滿意義。最後,當然感謝嘿嘿和chengyi的陪伴啦~

台北的泰雅族才女~ 田姐隨堂小手札



文化的分享與交流就是這麼的簡單與自然,因為它的本質純粹。

西藏文化的體驗之一酥油茶的製作,

由尚帕丹金(Shampa Shamy Tenzin)老師及罗西杰助教指導:

藏族每日不離的飲料,也經常以酥油茶待客,對於喝茶有一些規矩;

它的主要成份是酥油(犛牛或羊奶)、鹽及馬茶(每區不同)。

*******************************************************************************

喜愛異國文化的小雅同學~摘自小雅的活動手札


喜歡西藏這個國家,期待在西藏生活,體驗風俗民情。

我們今天在德祺書坊體驗西藏藏服和西藏的代表美味:

酥油茶。青稞。Kabsey

酥油茶:

材料:熱水,餅茶葉,鹽少許,酥油(用純牛奶提煉的)

酥油茶基本上是鹹的(濃濃奶味),在藏區,人人每天必來一大壺,分享著喝的飲料。

後來發展出甜的酥油茶,較符合一般漢人的口味。口感很妙,我很愛的!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


西藏傳統麻花Kabsey是西藏過年或是重大日子才吃得到的點心,

在台灣,它也是才旺諾布&丹增卓瑪以誠意和祝福做成的"夫妻同心餅"

西藏服飾:

因為西藏地區獨特的地理、文化位置,讓藏族的服飾有著獨特且鮮明的色彩,

而在這當中又以氣候的影響最大,讓藏民的生活型態大致的多會因氣候環境的不同而異,

在服裝上面,除了節慶時會穿的特別華麗之外,

大體而言,藏族因為生活環境地處高寒地帶,夏季短而冬天長,加上氣候溫差變化大,

藏袍基本的特點為斜襟、長袖、寬腰、衣身寬大,

男性因應天氣變化,袒出右肩,方便活動,甚至有時直接把袖子繫在腰部。

而已婚女性則在腰間綁上一塊

由紅、黃、綠、藍、橙等組成的五彩橫條交錯的圍裙,稱為「邦典」。

農區跟牧區在服裝的面料跟製作上面有所區分,農區的服裝有藏袍、藏衣、對衫等。

藏袍以氆氌為主要的原料。所謂的氆氌,指的就是用羊毛織的毛織品。

男女藏袍都是大襟,男生是以黑白為料 ,領口、袖口衣襟的底邊

再鑲上色彩艷麗的布邊或綢緞。穿袍子的時候通常裡面都會穿一件對衫,

女生多是紅、綠、大花底色的為主,穿的時候把腰部提起,腰間系上紅或藍色的腰帶,

夏秋時女生也穿不帶袖子的藏袍。

牧區的皮袍肥大,袍袖寬大,臂膀可以伸縮自如,而夜晚脫下,則可充睡袋,

一半鋪一半蓋,非常保暖,白天腰帶一束,懷裡跟腰間成了一個大行囊,

也是因應生活模式所發展出來的一項生活智慧。



我們今天體驗了西藏風情的小確幸,我們把幸福傳遞給看文章的朋友們!

扎西德勒
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


(扎西德勒。藏語「吉祥如意」的問候語,

當手機傳來「扎西德勒」,那是來自香格里拉的問候。)

台北德祺書坊20131013 西藏文化一日體驗活動紀實


活動開始前半個小時,講師及工作人員已陸續著裝完畢

本來還擔心尚帕丹金老師中文只會一點點,我們的英文也只會一點點

又不希望活動最後,學員的收穫只有比手畫腳後的那一點點~

幸好有我們可愛的西藏安多美女助教-皇倉斯若尼西結哈拔刀相助

熱心協助我們下午課程講授內容的中藏文翻譯,無疑是上天恩賜給我們的ㄧ顆定心丸

學員們陸續的到教室報到,蠻意外的是這次蠻多男性學員出席

大概是在台中做西藏文化體驗活動時,大多都是女性較感興趣的關係,所以有點驚訝!


祈願繩課程開始了~ 尚帕丹金老師看到大家非常的開心,

便不自覺得中藏英三種語言輪流交替使用,學員們臉上瞬間疑惑及迷惘的表情都出來了

但因為感受到老師的熱情和興奮心情,學員們給予老師很大的耐心聆聽和支持,

靠著助教盡責的將尚帕丹金老師的教授內容

一個步驟一個程序的完整的翻譯成中文

                            這個藏式祈願繩困難度頗高,學員們仔細看著講義上的圖文解說,

                  試圖摸索一些頭緒,彼此討論研究,老師不厭其煩的在學員身旁逐一個別指導




                    時光飛快的過了,而大家似乎還陷入膠著的重圍和祈願繩糾結著,找不到出路(冏)

                            有的學員開始詢問有尚帕丹金老師編好的祈願繩可以購買嗎?

                             學員對自己能否順利將祈願繩編織完成這件事情,小小的失去信心!!

               尚帕丹金老師平時自己做一條祈願繩,花費的時間大約是三到四個小時才完成

                                 學員們初次嘗試,一定需要花費跟多的時間和理解力的!!

               老師不斷的跟學員們加油打氣,堅持不放棄的態度讓許多學員再度提起精神學習

                               終於有人抓到編織的訣竅了,祈願繩的雛形逐漸形成


時間已到了西藏茶食分享時間,學員們手拿著祈願繩意猶未盡的想繼續完成

深怕一停頓下來,立刻就把剛剛理解的內容忘記~



避免大家用腦過度,也承諾藏食分享後,尚帕丹金老師可以繼續個別指導大家~




學員們伸展一下筋骨,舒緩一下心情後

接著由丹增卓瑪老師和尚帕丹金老師為大家介紹幾項西藏常吃的茶點


首先介紹的是酥油茶需要使用的材料

有茶葉(今天使用是印度茶葉)  酥油  鹽   牛奶  青稞粉  還有酥油茶桶

一般在藏區使用的茶桶大多是木製的,外觀上有美麗的雕花裝飾

而因為台灣並沒有喝酥油茶的習慣,當然也就買不到酥油茶桶囉

今天使用的酥油茶桶是由新竹峨眉的藝術家為我們以巨竹製作的

呈現的是另一種因地制宜的台藏文化融合之美



首先先將熱好的茶倒入,再將些許的酥油放入酥油桶,接著放入食鹽和牛奶

接下來就是將酥油茶材料在桶子裡經由強力撞擊讓它們融合在一起



酥油茶的香味在尚帕丹金老師用力攪打下飄散出來

由於是在竹製的酥油桶中製作,將酥油茶倒出時,多加了一道過濾的程序




皇倉斯若尼西結哈老師手中拿的是剛完成的酥油茶

尚帕丹金老師和皇倉斯若尼西結哈老師都來自安多阿壩地區

那邊的酥油茶使用的是馬茶,只有加上酥油沒有加鹽

是很簡單純粹的酥油茶

而在丹增卓瑪老師的先生才旺諾布的家鄉是屬於康巴爐霍地區

康巴人喜歡在酥油茶中加一些炒熟的青稞粉來增添茶的香味

現場備有炒熟的青稞粉讓學員們添加,品嚐不同地區酥油茶的味道


                                 西藏傳統麻花~kabsey 在藏人過年的時候,返鄉回家後

                 少至一家人大小,多則是整村的人都會動員,一起分工製作傳統麻花            
             
               做好的kabsey會先拿去供養神佛,通常在藏區可以放上一兩個月都不會壞

                                這種形狀的kabsey並不是在台藏夫妻自行研發出來的,
                                     
                 而是在康區爐霍家鄉那邊的傳統樣式,樣子就像是蓮花辦一般嬌艷欲滴

                      味道跟台灣的麻花相似,做法上稍微有些許不同,口感扎實香脆


 在台灣是才旺諾布丹增卓瑪家的夫妻同心餅

             只有夫妻同心感情好的時候,兩人以手工製作,份量不多就要花上四到五個小時
                     
                 因為食物最能表達出製作者的情感,若是磁場不好,心中有怨懟之氣

           品嚐的人一定也會覺得吃起來少了些甚麼!! 這是小倆口一直堅持的品質

                兩人相信唯有誠心誠意及滿滿的愛,做出來的麻花才能算得上是美味唷


接下來由丹增卓瑪老師介紹的另一款改良式的西藏點心~小糌粑糕子

糌粑是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ㄧ個主食,通常是炒熟的青稞粉加上酥油茶後

放在碗中揉製而成,喜歡吃甜的就加些糖或起司,據說也有藏人會加上辣椒或是肉片

看個人喜愛口味添加不同的食材,不過大多的藏人通常是不加糖單吃原味的糌粑

糌粑的味道跟台灣的麵茶和米糊(台語發音)很像,帶有濃郁的香氣

在康巴爐霍的家中,媽媽為了給年幼的弟弟妹妹做點小零嘴

而將青稞粉加入酥油和糖,做成像似蛋糕的模樣,讓小孩可以滿足的解解饞

藏區的氣候環境需要不斷的補充體力而吃入許多熱量高的食物

在台灣的氣候環境不那麼嚴寒,而不需要那麼多的熱量

丹增卓瑪老師將糌粑蛋糕改良後

變得份量適中(大約一口的份量)的小糌粑糕子

外觀上看來小巧玲瓏,更美觀誘人引人食指大動

以冷藏的方式來保存濃郁糌粑美味

吃過的朋友口齒留香,意猶未盡,搭配現場做好的酥油茶更是一絕

對於想嚐試吃糌粑的初試者,是很好的入門款選擇

當然這樣的美味,只有在台灣才品嚐的到,今天的學員給的評價相當高唷

西藏茶食分享後,工作人員便協助學員們穿著藏服

而在台北的台藏家庭成員之一

西藏先生~群培帶著太太和女兒一起出席體驗活動

二話不說立即幫學員著裝


學員穿上藏服後,整個氣質又不一樣了,兩位老師很榮幸的受邀合照

在書卷中,是個文質彬彬的俊俏模樣

這是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現代寫照


群培的女兒則是當起小麻豆 ,讓尚帕丹金老師示範藏袍的另一種用途

西藏草原上的牧民,身上的藏袍可以將自己的小孩放入袍中

放牧還可以照顧小孩,相當方便!!

不過,因為不是自己的爸爸吧!!沒一會兒小麻豆便哭起來了

媽媽趕緊把小麻豆抱出藏袍安撫,謝謝小麻豆的示範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真讓在場的學員上了珍貴的一課

學員們忙著搭配適合自己的藏服,這次男生選擇比較少

因為藏袍非常的沉重,所以只有帶一套北上讓學員們可以體驗

雖然如此,但每位男士的呈現魅力卻很不同喔!


現場的小市集中,有不少好看的西藏飾品供大家選購

從印度.尼泊爾等地帶回的異國風服飾,配合活動都有很讚的優惠

學員們開心的驚呼:真是賺到了!! 哈哈




現場花些時間打扮一下,台灣女生也可以變身西藏美人喔










            上半場的活動悄悄的到了尾聲,學員們仍然意猶未盡,下半場的學員也陸續入場了

                   不知不覺到了晚上了,西藏歌手~龍珠慈仁也從花蓮趕到了台北的活動現場

                         藏服體驗讓大家幾乎忘了時間,離開始演唱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

龍珠慈仁老師趕緊做演出的準備,而尚帕丹金老師則協助他換穿藏服


龍珠慈仁老師的中文還不錯,很親切的跟現場的聽眾互動

對於學員們的提問是有問必答,也分享西藏音樂和在台創作時的心情轉折


一首接著一首,西藏不同地區的民謠在龍珠慈仁老師的歌聲中

大家靜靜的傾聽,感受到藏人的純真情感和豪邁不羈的性格

在印度的流亡生活中和在台灣不斷遷徙的日子裡

和妻兒的短暫相聚中,龍珠慈仁老師的創作靈感源源不絕

而演唱最後,龍珠慈仁老師教唱很簡單.很生活的西藏民謠~小小的田

跟隨著龍珠慈仁老師唱誦著,歌詞中加上音譯註解

沒多久大家都能朗朗上口,一起合唱這首西藏民謠


來聽龍珠慈仁老師的現場演唱,自己本身也是在做中藏文教學和藏曲教唱的葉蕙蘭老師

在大家盛情邀約下,為大家獻唱幾首好聽的藏曲

讓我們在台北德棋書坊的西藏ㄧ日體驗活動增色不少


                   
感謝今天抽空前來的各位老師 藏人朋友和學員們

 活動圓滿的結束了,感謝德祺書坊給我們這麼棒的學習環境

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的推廣和宣傳,下次我們還要在台北和大家相見喔!!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